許文龍 三百六十度的人生,才是幸福
- 2013-01
- 親子天下雜誌42期
- 作者:陳雅慧 採訪整理
在台灣的經濟奇蹟中,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無疑是一個「奇蹟中的奇蹟」。迥異於其他企業用最長的工時、最便宜的成本做為競爭籌碼,他的經營之道是追求幸福。
許文龍
‧1年級生
‧奇美集團創辦人
‧前奇美集團董事長,為台灣備受敬重的企業家。他認為百年後奇美實業或許不存在,但是奇美醫院和博物館卻可以留下來。
* * *
小學的時候,我遇到一位好老師。有天他拿來一幅畫,畫中有兩個貧窮的農夫農婦,黃昏時站在寬闊的田野上,兩人雙手緊緊合十,正低頭虔誠的禱告。在他們腳下,有幾樣簡單的農具;畫的遠方,有一座小小的教堂鐘樓。老師問我們:「你們是否有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?」這就是米勒的作品,世界知名的《晚鐘》。那時我們學生看了這幅畫,心裡都十分感動。
藝術是什麼我也不知道,但就是這麼自然,大家看了、聽了會喜歡,是感覺很美的東西。比方說,有人看到天空的月娘,感動的流目屎(台語),他不一定要把感動寫成詩,但對他而言,這就是藝術。
我現在都還在拉小提琴、畫畫、游泳、雕塑、釣魚……對我來說,這些不是「事情」,當做「事情」就不對。比如你肚子餓,就自然想吃飯;每天我就是自然想要畫畫,每天都會留時間給自己畫素描。畫畫或是拉琴的時候,就像是和那幅畫或那首曲子在對話,很快樂,是每天最快樂的時間。
事業只是我人生中的九十度
對我來說,事業很重要,更重要的是我的生活。如果一個人只被工作綁住,忙到都沒有時間,一輩子的打拚就很沒有價值。這麼多年來,事業只是我三百六十度人生中的九十度而已。另外九十度是釣魚、與大自然相處;九十度是藝術;我對社會與環境的關懷也是九十度。這,就是我三百六十度的人生。
‧奇美集團創辦人
‧前奇美集團董事長,為台灣備受敬重的企業家。他認為百年後奇美實業或許不存在,但是奇美醫院和博物館卻可以留下來。
* * *
小學的時候,我遇到一位好老師。有天他拿來一幅畫,畫中有兩個貧窮的農夫農婦,黃昏時站在寬闊的田野上,兩人雙手緊緊合十,正低頭虔誠的禱告。在他們腳下,有幾樣簡單的農具;畫的遠方,有一座小小的教堂鐘樓。老師問我們:「你們是否有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?」這就是米勒的作品,世界知名的《晚鐘》。那時我們學生看了這幅畫,心裡都十分感動。
藝術是什麼我也不知道,但就是這麼自然,大家看了、聽了會喜歡,是感覺很美的東西。比方說,有人看到天空的月娘,感動的流目屎(台語),他不一定要把感動寫成詩,但對他而言,這就是藝術。
我現在都還在拉小提琴、畫畫、游泳、雕塑、釣魚……對我來說,這些不是「事情」,當做「事情」就不對。比如你肚子餓,就自然想吃飯;每天我就是自然想要畫畫,每天都會留時間給自己畫素描。畫畫或是拉琴的時候,就像是和那幅畫或那首曲子在對話,很快樂,是每天最快樂的時間。
事業只是我人生中的九十度
對我來說,事業很重要,更重要的是我的生活。如果一個人只被工作綁住,忙到都沒有時間,一輩子的打拚就很沒有價值。這麼多年來,事業只是我三百六十度人生中的九十度而已。另外九十度是釣魚、與大自然相處;九十度是藝術;我對社會與環境的關懷也是九十度。這,就是我三百六十度的人生。
奇美集團主要有三個部分,企業部分是負責賺錢,另外有兩個負責花錢的部分:一個是醫院、一個是文化基金會(經營博物館)。錢當然可以一直繼續投入生產,把事業愈做愈大,但結果是什麼呢?當然可以繼續賺錢,但是賺這麼多錢,可能到最後,我兒子只娶一個太太是不夠的……
奇美博物館的成立,就是希望彌補藝術和一般人之間的落差。文化應該是人人看得懂、聽得懂,不是由高高在上的藝術家來決定什麼是藝術。現在新的博物館——台南都會公園博物館就快要落成,政府出土地、奇美出錢興建。我花了十五億,蓋好要捐出來,也是不收門票,要讓大人、小孩都來欣賞,大家看了都會很高興。
我覺得現在的小孩很可憐,因為現在不讀書找不到工作,大家都要問你是哪所學校畢業的,爸媽也一直要你好好念書。但是說實在的,從幼稚園到博士,差不多花二十五年在讀書,好像關在囚籠裡出不來,有夠可憐。你看看,台灣最會做生意的王永慶是小學畢業、高清愿也是小學畢業、那個鴻海的郭台銘書讀不好才去念海專、張忠謀比較特別一點……不是說讀書是壞事,而是為什麼要讀?是為了不自然的社會眼光,而就要浪費幾十年嗎?
奇美博物館的成立,就是希望彌補藝術和一般人之間的落差。文化應該是人人看得懂、聽得懂,不是由高高在上的藝術家來決定什麼是藝術。現在新的博物館——台南都會公園博物館就快要落成,政府出土地、奇美出錢興建。我花了十五億,蓋好要捐出來,也是不收門票,要讓大人、小孩都來欣賞,大家看了都會很高興。
我覺得現在的小孩很可憐,因為現在不讀書找不到工作,大家都要問你是哪所學校畢業的,爸媽也一直要你好好念書。但是說實在的,從幼稚園到博士,差不多花二十五年在讀書,好像關在囚籠裡出不來,有夠可憐。你看看,台灣最會做生意的王永慶是小學畢業、高清愿也是小學畢業、那個鴻海的郭台銘書讀不好才去念海專、張忠謀比較特別一點……不是說讀書是壞事,而是為什麼要讀?是為了不自然的社會眼光,而就要浪費幾十年嗎?
把人生價值寄予大自然
我以前很不愛念書,在學校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學習的快樂,真的沒有。因為我覺得在學校念的書,比方說數學,和我生活沒有關係,根本用不到。
高中數學學什麼三角,你有用到過嗎?浪費了多少寶貴時間?做其他的事情多好?或許設計飛機時用得到這些數學知識,但是一千個人裡面,只有一個人要設計飛機,為什麼一千個人都要學三角?
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不自然的事情,長久累積的習慣和想法,變成很沉重的負擔。這些很重的負擔,大家卻一直擔、一直擔,到最後都被綁死了。
為什麼都沒有人出來講一講這樣的不自然?你們媒體是社會的醫生,應該要負責。我覺得政府也要出來說一說,不要讓大家一直只往錢看。若是可以每個星期有一天,全國的人一起欣賞藝術,電視新聞都是很美的畫,大家慢慢就能接受。又比方說,〈可愛的家庭〉這首曲子大家都懂,可以就從這裡開始呀!
除了藝術,我也很喜歡接近大自然,總覺得「看到大自然卻不會感動的人,是不幸的人」。當人生的價值是放在大自然時,看到人為的事物,就不會覺得做個總統或是什麼大官,會有多偉大。人要謙卑,人是受到自然支配的一部分。在自然裡,思考會很超脫,層次也會比較高,不然每天就會停留在繁瑣的小事,無法脫身。很多事情退一步來看,就會覺得沒有爭執的必要了。若能接受自然的偉大,人就能放輕鬆,即使是面對死亡。
我以前很不愛念書,在學校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學習的快樂,真的沒有。因為我覺得在學校念的書,比方說數學,和我生活沒有關係,根本用不到。
高中數學學什麼三角,你有用到過嗎?浪費了多少寶貴時間?做其他的事情多好?或許設計飛機時用得到這些數學知識,但是一千個人裡面,只有一個人要設計飛機,為什麼一千個人都要學三角?
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不自然的事情,長久累積的習慣和想法,變成很沉重的負擔。這些很重的負擔,大家卻一直擔、一直擔,到最後都被綁死了。
為什麼都沒有人出來講一講這樣的不自然?你們媒體是社會的醫生,應該要負責。我覺得政府也要出來說一說,不要讓大家一直只往錢看。若是可以每個星期有一天,全國的人一起欣賞藝術,電視新聞都是很美的畫,大家慢慢就能接受。又比方說,〈可愛的家庭〉這首曲子大家都懂,可以就從這裡開始呀!
除了藝術,我也很喜歡接近大自然,總覺得「看到大自然卻不會感動的人,是不幸的人」。當人生的價值是放在大自然時,看到人為的事物,就不會覺得做個總統或是什麼大官,會有多偉大。人要謙卑,人是受到自然支配的一部分。在自然裡,思考會很超脫,層次也會比較高,不然每天就會停留在繁瑣的小事,無法脫身。很多事情退一步來看,就會覺得沒有爭執的必要了。若能接受自然的偉大,人就能放輕鬆,即使是面對死亡。
幸福,應是一切追求的目的
人生所有問題的產生,就是因為人們忘了原先的目的,只重視手段,到最後眼裡只剩下手段,就像是一直讀書、只追求學歷。人應該要回去思考,我們要追求的是什麼?所以我在提倡思考:「很多人打拚事業,但是到底為了什麼在打拚?」應該是為了幸福,每個人的幸福很不同。
我從小家境不好,讀初中時就開始做事。我不愛念學校的書,但還是很愛看一些漫畫,學校的書和自己喜歡的書是很不同的。
人生所有問題的產生,就是因為人們忘了原先的目的,只重視手段,到最後眼裡只剩下手段,就像是一直讀書、只追求學歷。人應該要回去思考,我們要追求的是什麼?所以我在提倡思考:「很多人打拚事業,但是到底為了什麼在打拚?」應該是為了幸福,每個人的幸福很不同。
我從小家境不好,讀初中時就開始做事。我不愛念學校的書,但還是很愛看一些漫畫,學校的書和自己喜歡的書是很不同的。
從小考試常常不及格,後來念成大附工是因為學校招生不足,同學找我去讀,那時我心想,以後若是討老婆總需要好一點的學歷,才去讀高工。在念高工的時候,我認真學了技術,希望以後自己做一個快樂的工人。雖然是工人,但也是可以穿著工作褲,口袋裡放一本歌德的詩集。
(同事遞過來一把烏克麗麗,許文龍一邊談、一邊低聲哼起歌來,後來又換了吉他繼續自然的彈奏)我是先學吉他,才學烏克麗麗,聖誕節了,來唱首聖誕歌吧…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