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統府前國策顧問的家
羅思容

歐聰陽豎琴五重奏
後壁黃家古厝(下)
第二進是祭祀祖先的主廳堂。正身為七開間,門口『肯構肯堂』的匾額,期許黃家後世子孫承繼父志的家風。匾額下門聯寫著:『常棣樹榮性歸友愛;紫荊花茂瑞兆人和』;橫批:『太和元氣溢滿堂』。
一走進黃家的主廳,氣氛顯然肅穆起來。中央有供奉祖先的八仙桌、長案桌和神龕案桌,兩邊各擺放了一排太師椅和案几。牆上掛黃家祖先與創建人的肖像:左邊是黃崑虎的祖父、大伯和三伯;右邊是祖母、父親和四叔。內部陳設典雅,尤其是精雕「公媽龕」與「案桌」,讓人驚奇木雕匠師的巧思。
黃崑虎先生特別要我們注意正廳內兩側的六幅對聯,他特以此為傳家寶訊,也是他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。特錄於下:
『惜時惜衣非為惜財原惜福;
求名求利總須求己莫求人』
『富貴無常爾小子勿忘貧賤;
奸貪不學我清門只望光明』
『天地本無私為善自然獲福;
聖賢原有教修身可以齊家』
這些對聯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,但句句平實,蘊涵了先人辛苦創業、相忍持家的智慧。 黃崑虎 先生強調:「那是一個家族的家風、家訓,蘊涵了祖先希望子孫出頭天,把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、觀念,一代一代地傳下去,所以就把訓示寫在柱條上。」黃宅內的對聯句句懇切,處處充滿哲思,不似一般的老生常談。
古厝沿襲閩南傳統的建築風格,兩側左右廂房的過水廊道,貫通整個宅落各居間,方便各房交通聯繫,即使下雨也不用擔心淋雨,是機能設計上的一大特色。
一進門廳背面 細看過水廊道及木雕藝術
另外「木雕藝術」可說是黃家古厝最大特色之一,垂花、雀替、豎材、瓜筒及樑柱上的人物、花鳥走獸,不管是透雕、淺雕、半透雕,線條蒼勁有力、栩栩如生,件件佳構,表現出作者的匠心獨運,也展露這棟古厝主人的文學、藝術涵養。
一進
傳統磚造及洗石子建築技巧,盡展現在此古厝中,洗石子出步柱、彎光洗石子玻璃窗、彎光洗石子廊門、西式紅磚壁、貼有山水花草的磁磚……,都是古厝耐人尋味,思古幽情的記憶。
古厝的擺飾雖已老舊,但正有意地無意告訴來訪者:「惜食惜衣非為惜財原惜福」另也告訴來訪者:這是標標準準的中國傳統式建築,難道它會輸給統一式的現代化建築嗎?
黃崑虎先生伉儷是台大法律系同學,夫人是台北姑娘,當年朋友聽說她要嫁到台南鄉下,都表露了「無限的同情」,黃崑虎先生聽說了,便抗議道:「住這麼大、這麼好的房子,有什麼不好?」。
花園一隅
黃家古厝還有一樁美事,即每年中秋必邀請多個知名享譽國、內外樂壇名家、團體到場展現精湛的音樂。2007年已辦十週年紀念音樂會。不需邀請函,不分顏色,人人可自由前往參與盛會。典雅的古厝,以及十年來的點點滴滴,時光遞移,唯一不變的是古厝月夜情!
轉載自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sach-2323/article?mid=44160&next=42293&l=f&fid=11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