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總網頁瀏覽量

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

佛陀如何說夫妻法


佛陀如何說夫妻法
星雲大師
佛陀對四眾弟子的要求是: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必須獨身;在家的優婆塞、優婆夷可以有正當的夫妻關係,這種倫理關係及家庭組織,在佛教裡是被承認的。人生一世,男婚女嫁是每個人心中美麗的期望和追求;有些人結婚以後,也會懊悔婚姻不如當初想像的快樂美滿。有很多在家信徒,一心想要學佛法,甚至要求出家。由於出家並不是很容易,當這些信徒因緣不具足,或者對佛法薰習不夠時,我就盡量勸慰他們,不要一時情緒化,出家自有出家的因緣,在家學佛也是一樣。於是,有的人就結婚了。幾年後,他們遇到我,有的就責怪我:『唉,師父!當初就是您不讓我出家,害我現在猶如身居火宅,天天受五欲六塵侵擾,我覺得好辛苦,好煩惱噢!』但是,我也見過不少恩愛和氣的家庭,上慈下孝,尤其是佛化的家庭中,夫婦懂得相敬相愛,美滿快樂的更多。
 
怎麼樣才能有美滿的家庭呢?現在一些年輕男女,有時候喜歡舉行佛化婚禮,我總是鼓勵他們做一對和諧的佳偶。通常,我對男人怎樣做一個好丈夫,有四句話相贈:
.吃飯要回家:現在社會上不是推行「爸爸回家吃晚飯」嗎?每天都回家吃飯的丈夫,家庭才會美滿幸福。
.身邊少帶錢:為人丈夫,出門在外少帶錢,比較不會做壞事,家運也會興隆。
.出門成雙對:公事應酬,私人交際,夫婦雙雙對對去赴宴,能增加彼此的和諧美滿。
.出門有去處:你到哪裡去,要讓太太知道你的去處,以便有事隨時可以電話聯絡,不致誤生鴻溝芥蒂。
 
對於新娘,我也以佛陀的教法贈勉:
.溫言慰辛勞:因為丈夫在外上班很辛苦,要以溫柔的言語安慰他的辛勞。很多悲劇家庭中,男人固然有錯,太太也有過失。比方說:丈夫回家了,她不講好話給他聽,卻怒氣沖沖的怨懟:『死鬼!鬼混到哪裡去了,現在才回來!』或是:『你看看你,真沒用!人家王董事長、張經理一個月賺不少錢,哪裡像你,窮兮兮的,賺不到什麼錢,還敢娶老婆!』說這種傷男人自尊的話,當然使他無法愛家,愛太太了。
.飲食有妙味:要常常烹調美食給丈夫吃,女人要控制男人的心,應該先掌握住他的嘴。他在外面的飲食不合口味,不能習慣,自然就會想起「我太太煮的菜多好吃啊!」任憑外面的朋友怎樣勸誘也留不住,他要回來吃太太燒的菜。所以家裡有妙味很要緊。
.家庭像樂園:家裡要佈置得很整齊、很清潔,有藝術的氣氛,讓先生回到家,一杯茶,一份報紙,悠閒自在,真像在天堂一樣。相反地,一個家庭如果亂糟糟,丈夫回到家,就像進到豬窩狗窩一樣,心煩意亂之餘,他當然不願意回家。
.凡事要報告:一個好妻子不應有太多秘密,一切家事既然做了,就該 都讓 先生知道,坦誠相與,讓他信任妳,體諒妳。
 
我剛才對男人所說的法有四句:
一、吃飯要回家。
二、身邊少帶錢。
三、出門成雙對。
四、出門有去處。
 
對女人說的法也有四句:
一、溫言慰辛勞。
二、飲食有妙味。
三、家庭像樂園。
四、凡事要報告。
這是我在佛門幾十年來,從信徒的談話裡所得的一些看法,藉此因緣供養各位。
 
此外,佛陀在《善生經》、《優婆塞戒經》等許多經典中,對於教導在家夫婦如何相處也有微妙的善法,我也一併把它說出來給大家參考。丈夫應該怎樣對待太太呢?下面五件事必須注意:
.要幫忙家務:回家要幫忙太太煮飯、洗碗……等,不要像老太爺似地朝沙發一坐,對太太的忙碌視若無睹,你去幫個忙,愛語幾句,氣氛會很好。十幾年前,艾森豪還是美國總統的時候,從白宮回家, 都會幫 太太燒兩樣菜,成為令人羨慕的婚姻佳偶。
.要經常禮物慰贈:佛陀告訴為人丈夫者,要常常買一些東西或精緻的紀念品、衣料……等,送給你的太太,表示你的體貼關懷。
.關心妻子的親友:有的太太很可憐,家裡的親人來了,她不敢招呼,怕丈夫責怪,於是偷偷摸摸東拿一點,西塞一件,然後趕快送他們離去!像這樣防賊似的,太太如何全心對待丈夫呢?凡是太太的親朋好友來訪,你要幫忙她熱心招呼款待,這樣你太太會覺得你對她好,她肝腦塗地都肯為你犧牲。
.要讓太太家居自在:就是讓太太衣食充足、用度無缺,讓她在家裡好自由、好自在,生活得很愉快,她才能安心做好家庭主婦。
.與太太一齊戶外活動:星期假日陪太太到郊外欣賞風景舒散身心,讓她心胸開闊,精神愉快,她才不會跟你發脾氣、鬧情緒。
 
佛陀的教法裡,丈夫對待妻子有五事,同樣地,妻子對待丈夫也有五事要注意:
.要體貼敬愛:要體貼丈夫,沒有錢要體貼,沒有升官更要安慰他,丈夫最需要的是太太敬愛他、尊重他。
.要家務整潔:多付出一點辛勞整理,就能多給他一點清爽的生活空間。
.要誠實毋欺:夫妻之間沒有任何隔閡,才能融洽如一體。
.要溫柔親切:「天下之至柔者,莫善於水」,也就是至柔克至剛,一個溫柔體貼的太太,在丈夫的心目中,當然比蠻橫霸氣的太太有份量。
.要讚嘆恭維:太太在家裡,除了弄好的食物給先生吃,好好侍候先生之外,最好是能凡事讚美,讓先生感受到天地雖大,只有太太最懂他、容他,這樣他也會更愛妳。
 
《玉耶女經》中,佛陀也提到一個女人要有五種美德:
.做一位母婦:用母親疼惜兒女的心去愛先生,事事體貼他。
.做一位妹婦:用妹妹恭敬哥哥那樣的態度,來恭敬先生,相禮相讓。
.做一位臣婦:以臣子對待國王的敬慎心情對待丈夫,不與他爭高爭低。
.做一位婢婦:如侍女婢女尊敬主人一樣來服侍先生,維護他的尊嚴。
.做一位夫婦:彼此相親相愛,患難與共,禍福相倚。
佛經裡,常把夫妻比喻是「共命鳥」。這種鳥,一個身體卻有兩個頭,由於兩個頭共處一身,這兩個頭就必須彼此協調,相親相愛。共命鳥有合得來,也有合不來的。如果是合得來的共命鳥,就能相安無事;不合的共命鳥共處一個身體,你爭我奪,麻煩就大了。夫妻就像共命鳥,要相愛相親,像兩匹馬同拉一部車一樣,步調要齊一不亂,才能維持久遠。
 
有一隻共命鳥,一個頭善,一個頭惡。惡的頭睡覺了,善的頭看到好吃的食物,就自個兒獨享了;等到惡的頭一覺醒來,覺得肚子飽飽的,很不高興,就怨聲抗議:『你剛才趁我睡覺時吃了什麼東西?為什麼不等我醒來再吃?』
 
兩個頭說著說著,就吵了起來。過了幾天,壞頭逮到一個機會,趁好頭睡著了,就想:『哼!我今天總算可以報復了,我要把毒草吃下讓你難過!』
一會兒,善頭醒過來,覺得肚子疼痛難忍,不覺哀哀呻吟,壞頭見狀,就幸災樂禍的說:『你今天知道受苦了吧!』
 
話剛說完,壞頭立覺劇毒攻心,忍不住跟著善頭掙扎哀號,不久,兩個頭都中毒而死。
夫妻,就像共命鳥,應該要相親相愛相扶助,不要互相勾心鬥角,彼此心中痛苦。愛,才能贏得愛;恨,只能增加恨,佛教的因果關係就是如此。《六祖壇經》上說:「思量惡法,化為地獄;思量善法,化為天堂;毒害,化為畜生;慈悲,化為菩薩!」就是告訴我們:要想得升天善果,就要培植善因;夫妻要恩愛美滿,也必須相惜相讓,行善培福。
 
 
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